张江创意园 张江国创中心项目介绍

上海园区招商办公室

联系人:梁经理

联系电话:15000456391

欢迎来电咨询,竭诚为你服务!


张江创意园 张江国创中心项目介绍

2024年6月1日,人民日报头条刊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条“断头路”被修复,两省通勤时间从40分钟缩短到了5分钟;

一辆穿越城市的移动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便捷的借阅服务,让城市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多方合作治理,一片荒山变绿洲,清新空气,生态环境更宜人。

……

在长三角地区,跨省合作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常态。

张江创意园 张江国创中心项目介绍

元荡湖位于江苏和上海的交界处,是一座成功实施一体化治理的典范。这座湖泊的治理成果得到了上海市青浦区的认可,并且成为了该地区的一个亮点。上海市青浦区提供了相关图片。

在2018年11月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将其提升为国家战略。一年后的2019年11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这意味着这个“试验田”已经进入全面施工阶段。随后,2019年12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规划到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达到较高水平。

目前,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程度如何?最近,一项名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的网络主题采访活动组织了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三省一市主要媒体,深入沪苏浙皖数十个点位进行采访调研,以了解长三角地区在现代化建设方面的探索和经验。

公共服务跨省通办

现代科技的发展,让异地办事不再“山高路远”。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办公、远程学习、远程医疗等多种服务。同时,各种在线支付、电子签名等工具也让异地办事变得更加便捷。

比如,现在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银行、支付宝等应用实现远程转账、缴费等操作,不必亲自前往银行或缴费点。在疫情期间,远程医疗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医疗服务方式,患者可以通过视频咨询、在线问诊等方式获得医生的诊疗服务,避免了交通拥堵和人员聚集的风险。

总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异地办事已经不再是“山高路远”的问题,人们可以通过各种便捷的工具实现远程办公、远程服务等,让生活更加便利和高效。

邓鲜花对这家公司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态度赞不绝口,她表示:“这家公司的服务真是太好了,我非常满意!”

邓鲜花的女儿需要在浙江读书,所以她需要将户口迁移至当地。然而,这对邓鲜花来说是一个问题,因为她的女儿的户口在安徽省涡阳县义门镇老家,而她自己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回去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张江创意园 张江国创中心项目介绍

邓鲜花在疫情期间通过视频远程办理了迁户口业务。图片由浙江德清公安提供。

据悉,5月8日,武康派出所工作人员告知邓鲜花可以通过网上办理迁户口业务。邓鲜花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视频远程办”进行操作,仅用了几分钟就完成了办理。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李先生在苏州市吴江区就医时,申请了“区块链+医保在线”智能报销服务。他感叹道:“申请当天上午提交,下午就到账了,真的很高效!”

李女士是江苏省吴江市居民,她在该市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前段时间,李女士因急诊在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产生了一笔费用,但是一直没有报销。最近,李女士听说吴江市推出了“区块链+医保在线”快速理赔应用,于是她下载了手机APP进行报销。按照提示操作,李女士几分钟就完成了医保报销申请,费用在当天下午就汇入了她的银行账户。这样的“医保速度”让李女士感到非常方便,她觉得生活在长三角真是太好了。

据嘉善县医疗保险服务中心副主任杨爱萍介绍,该应用目前已支持17家定点机构跨区域医疗费用线上报销,覆盖浙江、江苏等地。示范区内的医疗单位已实现互联互通,未来该应用将继续推广,争取将更多的医疗机构纳入其中。

张江创意园 张江国创中心项目介绍

展示馆内展示的创新成果。摄影师唐小丽拍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示范区规划展示馆内的一张长桌上陈列着上百份通知、规划等文件。这些文件是示范区在成立3年多的时间里,累计形成的112项制度创新成果。令人欣喜的是,其中38项已经被成功地向全国范围内复制和推广。

自2019年5月长三角“一网通办”正式上线以来,上海与苏浙皖三省共同推进,共上线148项服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642.84万件业务全程网办,同时线下窗口服务也超过32万次。这些服务涵盖了跨省申领身份证、跨省户口迁移、跨省就医、异地购房提取公积金等领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在医疗、教育、政务服务等领域,突破行政区划限制的创新举措不断涌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将更多城市变为同城。

一辆“皖P”牌照的新能源公交车,从安徽宣城郎溪县梅渚客运站出发,开始了它的旅程。30分钟后,这辆公交车准时到达了终点站——江苏溧阳社渚公交站。

2022年1月18日,郎溪县开通了“梅渚-社渚”公交专线,全长10公里,运行时长约30分钟。虽然线路不长,但其意义却不容小觑。这条省际毗邻公交线路成为了两地居民往来、相互串门的“连心桥”,在运行一年多的时间里,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江创意园 张江国创中心项目介绍

在梅渚客运站,一辆跨省公交车正在准备出发。摄影师胡雨松为人民网拍摄了这张照片。

据调查发现,许多位于两省交界处的地市区县都存在公共交通互联问题。即使两个公交站牌距离仅有1公里,公交车也无法到达。例如,梅渚和社渚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两地居民有互相“赶集”的习俗。在公交车开通之前,特别是老年人,不舍得打车,只能骑着小三轮车上路,非常危险。郎溪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方威介绍说。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间的交通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在长三角地区,省际毗邻公交网络体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完善。截至2022年年底,已有95条省际毗邻公交线路投入使用,为两地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快速的出行方式,同时也为他们的出行安全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中午时分,张园园接到了客户的电话,对方急需她的帮助。张园园没有犹豫,立即上网购票,并匆忙赶往上海虹桥站。她所在的律师事务所位于上海陆家嘴,非常便利,只需乘坐2号地铁便可直达上海虹桥站。地铁和高铁之间无缝衔接,不会有交通拥堵的问题。

张园园自从成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五年前以来,经常乘坐高铁出差。她感慨道:“我毕业工作十多年来,长三角地区的高铁越来越方便了,特别是南京、杭州这些省会城市,几分钟就有一班高铁。”张园园回忆说,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城市出庭都能当天来回了。

随着时空距离的不断缩短,长三角地区的“双城”越来越多地变成了“同城”。截至去年底,长三角地区的高速铁路总里程已经超过了6600公里,覆盖了95%的设区市,成为全国主要城市群中的领头羊。这些铁路的不断扩建,为区域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运力支持,同时也让居民享受到了更多的“时代红利”。

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护绿水青山绘江南画卷

在元荡桥上,你可以一脚踏在上海青浦,另一脚踏在江苏吴江,这一幕令人惊叹。元荡桥位于沪苏省际边界,这座桥横跨长江,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成立后打通的首条省际“断头路”。这座桥的建成,将两地之间的通行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5分钟,为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张江创意园 张江国创中心项目介绍

在元荡桥上漫步,感受到“跨越两地”的奇妙体验。摄影师顾海民为您呈现。

据上海市青浦区水利管理所副所长向赟旭介绍,元荡原本的岸线周边,要么是养殖的鱼塘、荒地,要么就是被一些企业占用,老百姓是走不进来的。但是,随着元荡生态岸线整治工程的进行,周边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周末节假日来湖边郊游,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陆文忠是一位热爱摄影的摄影师,他的家就在元荡湖旁。小时候,湖上没有桥,两边的亲戚都是通过摆渡来往。近年来,湖上建了好几座桥,吸引了很多人来打卡。然而,陆文忠并不是为了打卡“网红”桥而来,他是为了观鸟、拍鸟而来。去年夏天,他在湖面上发现了一批须浮鸥,它们在野生菱角上筑巢、生蛋、孵小鸟,非常有趣。这也证明了元荡周边环境越来越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儿前来繁衍生息。

滁河是苏皖两省的界河,也是长江的一级支流。在五月的时候,滁河两岸的景色十分美丽,绿树成荫,青草茵茵。漫步在这里,可以看到白鹭在河边翩翩起舞,景色十分宜人。

张江创意园 张江国创中心项目介绍

苏皖两省的交界河流名为滁河。摄影师在此拍摄。

赵海清回忆起眼前的景象,让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生活了30多年的地方——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他清楚地记得,这里曾经是“杂乱无章”的,但自从2018年年底苏皖两省签订了《关于建立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合作协议》以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滁河陈浅断面的水质达到了Ⅲ类考核要求,这让滁州市获得了江苏省生态补偿资金4000万元。这个合作让滁州市“收钱”安心,江苏省则愉快地“掏钱”。

长三角地区的河网密布,湖泊纵横交错,仅示范区内就有100多条骨干河道,76个面积超过50公顷的湖泊,以及47个跨界水体。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和实践地,三省一市将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放在重要位置,打破跨区合作壁垒,建立起生态环境共联共保常态化机制。到2022年,示范区地表水优Ⅲ类断面比例将比2019年提高21.2个百分点,达到96.2%,没有Ⅴ类和劣Ⅴ类断面。水清岸绿,游人如织,这里已成为人们向往的居住之地。

产业体系协同创新

迈出互利共赢崭新步伐

上海德福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如何开发高性能杂化纤维材料,这是一个技术难题。以前,公司需要自己想办法去找资源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今年年初,公司通过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发布了需求榜单,这使得公司只需要在平台上提出需求即可。最终,江苏南通创新区先进功能纤维与应用技术研究所揭榜,并与上海德福伦签订了技术委托合同,推动研究所技术成果转化和科技项目孵化,解决了公司多年来的技术难题。

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发布了需求,希望长三角国创中心能够搭建平台、匹配资源,与长三角地区的高校和研究所合作,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最终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这种产业体系协同创新、联动发展的模式在长三角地区非常普遍。

张江创意园 张江国创中心项目介绍

长三角国创中心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是一个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创业者和创新团队,共同探索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人民网记者顾海民在此拍摄了精美的照片。

长三角国创中心是一个综合类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被誉为“改革试验田”。该中心由科技部批准,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牵头,联合江苏、浙江和安徽相关机构共同建设。2021年6月,该中心在上海张江科学城正式揭牌成立。

据长三角国创中心副主任谭瑞琮介绍,该中心已在上海和江苏建设了92家研究所和功能型平台,并与国内龙头企业合作成立了310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联创中心。这些举措为成功对接揭榜挂帅项目打下了坚实基础。

位于苏州高铁新城的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是长三角国创中心在筹建阶段探索成立的一个重要的集成创新平台。赵冰冰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一名教师,她在2021年初加入了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作为长三角高校先进材料创新联盟成员学校的教师,她深刻地感受到这个平台的重要性。她说:“这个平台让我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工业应用结合起来,既能提高授课效果,又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企业发展中,为企业解决问题。”

张江创意园 张江国创中心项目介绍

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位于苏州高铁新城,是一家专注于先进材料研究的机构。该研究院的建立旨在推动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在接受采访时,该研究院的代表表示,他们将继续致力于研究和开发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材料,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谭瑞琮指出,要跨越鸿沟,需要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配置,其中包括资金和人才团队等。他认为,国创中心不是要把科学家变成企业家,而是提供一个平台,通过给予科学家资金、政策和专业化的培训,整合相关的团队和资源,使他们能够快速从学术领域进入技术和产业领域。

根据谭瑞琮的介绍,截至2023年5月,长三角国创中心已经成为一个拥有15000多名研发人员的大型科技中心,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能源与环保等。该中心已经成功转移转化了近6000项技术成果,并为超过2万家企业提供了服务。

长三角地区在过去的近5年中,将一体化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并在近4年内揭牌成为一体化示范区。这一举措带来了长三角地区的显著发展变化:规划一张图,交通一张网,环保一根线,市场一体化,民生一卡通,居民一家亲……这些蓝图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编辑:沐一帆、陈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9211458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huoke.com/41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