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园区招商办公室
联系人:梁经理
联系电话:15000456391
欢迎来电咨询,竭诚为你服务!
“科研领导力”的研修内容
https://www.toutiao.com/i7044727782189974020/?group_id=7044727782189974020
教育需要智慧,教育科研需要能力,教育科研领导力需要智慧和能力。为使教师的工作充满智慧,不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教育科研领导力”必须培养教师“学术研究、专业指导、课程开发、教育测评”能力。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带着问题研究,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形成“教育科研领导力”,享受教育科学研究带来的快乐。
二⑴、专业指导能力的备课
二⑵、专业指导能力的说课
二⑶、专业指导能力的上课
二⑷、专业指导能力的观课
二⑸、专业指导能力的评课
“教育科研领导力”研修:二⑸、专业指导能力的评课
评课,是在观课活动结束之后,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得失、成败进行分析和评估的一种研究活动。评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是开展教育科研常态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对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体现。评课需要的能力有:
1.关注能力
评课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好课的标准不仅仅在于教师讲得多么精彩透彻,也不只是在于学生多么积极活跃、课堂气氛多么热烈,就评课而言能否抓住关注点,就看评课教师有没有关注能力。
⑴评课的中心点:是否达到了课程目标的最优化。课程目标的最优化的问题包含两个问题,一是课程目标,执教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的特点有选择、有侧重地,科学而合理地设定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二是实现最优化问题,就是使所有学生都有所获,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要达到课程目标的最优化实现,只有通过两个基本点,即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才能达到。因此,任何形式的评课都要围绕着课程标准最优化这个中心和它的两个基本点来进行。
⑵评课的重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是否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这可以从参与状态来评析,学生参与学与教的广度、深度与自觉程度,尤为重要的是关注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有效学习。还可以从交往状态来评析,这是课堂教学活动效能的关键因素。课堂上多边、丰富、多样的生生、师生交流与反馈,整个教学环境和谐、活跃、民主平等,这是一种积极的课堂景观。不能被“虚假的繁荣”所迷惑,因此必须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如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封闭还是开放,学生敢不敢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是否全面细致、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等。同时还必须关注课堂的生成状态,关注目标达成状态。通过课堂教学的观察评析,了解学生是否对学科学习有信心、有兴趣,评判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基础知识方面的达成度。
⑶评课的要点:教师的教学行为。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观察,则应关注以下几方面:
①观察执教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能力。包括组织教材、组织教学活动、组织语言的能力。
②观察执教教师在课堂上的注意点。执教教师应该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既定教案、自己的教学思路,更重要的是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及时反馈与调节学生的活动。
③观察执教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教学机智。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具备机智的应变能力,教师须敏锐、快速地捕捉即时信息,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并恰当加以处理。
④观察执教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较理想的情绪状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热情真诚,充分尊重学生,通过言谈话语、音容笑貌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创设和谐、平等、活跃的课堂氛围,尊重差异,尊重多样选择,尊重每位学生,注意对学生学习情绪的激励,采取积极的态度肯定学生。
2.多维活动能力
评课要实现参与教师的多维互动,作为评课教师要具有多维互动能力。一般情况下,评课活动主要有观课教师与执教教师之间互相评课、教学管理者对执教教师评课、教学研究者对执教教师评课这三种形式。无论何种形式的评课,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评课教师,而主体地位应该更多地体现在执教教师和其他参与观课的教师身上。
评课教师(活动组织者)要明晰这种关系,在活动的流程、时间的安排等方面要协调处理好三者的关系,使所有参与教师都能各尽其能、各有所获。为了尽可能地扩大受益面、充分发挥评课的作用,无论针对什么类型课的评课,还是什么形式的评课都应当在适当的范围内公开进行。
评课活动不能搞成“一言堂”,要把评课活动由“证明式”和“鉴定式”转变成双向互动、平等交流的探究式和引领式。要创设宽松和谐、平等自由的评课氛围,实现评课教师、执教教师以及其他参与教师之间充分而有效地沟通,使所有参与教师都能够畅所欲言。通过充分的讨论、交流甚至争辩,使所有参与教师都能互相激发学习的激情、释放教学的潜能,达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评课教师不仅要评价,还要在评价中渗透启发、点拨、引领,要善于倾听、主动学习、参与讨论。执教教师不仅要倾听,还要在倾听中思考、领悟、总结,要敢于答疑、释疑和说明。其他参与教师不仅要旁听,还要在旁听中思考、领悟、学习,要换位思考假如我是被评教师我会怎样教?我是评课教师我会怎样评?要有参与意识,要尽可能地参与到讨论和交流之中。
3.评价实施能力
评课的评价实施能力,主要是能设计评价方案,能恰如其分给予评价。设计评价方案评课须明确评价项目和评价要点;评价方案所建立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要从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出发,设置 “评价项目”和“评价重点”。具体如下:
⑴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的程度,可操作的程度。
⑵学习条件:学习环境的创设,资源的处理。
⑶学习活动的指导调控: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教学过程调控有效程度。
⑷学生活动: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
⑸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的宽松度,课堂气氛的融洽度。
⑹教学效果:目标达成度,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教师和学生的精神状态。
除了上述6个“项目”外,评价指标中还要设置三个小栏:一是“其他”,用以留给评课教师列出补充的评价项目和要点;二是“教学特色”,提醒评课教师关注执教教师在教学上的独创性和突出的教学效果;三是“评课等级和评语”。评课的目的不在于鉴定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而在诊断课堂教学问题,发现执教教师的发展优势和可能的发展领域,使之扬长补短,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评课在坚持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同时,必须切实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把改进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开发教师的潜能,促进教师的长远发展作为评课的重要目的,注意“评课”不“评人”。
4.评课的技巧能力
⑴要抓主要矛盾。一节好课,不可能尽善尽美。评课中,更不能面面俱到。因此,应根据执教教师探讨的目的和课型,根据观课的目的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评论。如这节课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课时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上。
⑵要采用多种形式。评课要根据其范围、规模、任务等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形式进行。①对于检查评估性观课、指导帮助性观课、经验总结性观课应采用单独形式评课,即评课教师与执教教师单独交换意见的形式进行。运用这种形式,灵活机动,可随时进行,并且能中肯地研究解决在公开场合不易解决的问题。②对于观摩示范性、经验推广性、研究探讨的群体观课,应采用集体公开形式评课,通过集体讨论、评议,对所示课例进行分析评论,形成对课堂教学的共同评价,以达到推广经验的目的。
⑶要坚持激励原则。任何形式的评课必须坚持激励性原则,通过评课活动,起到调动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作用。因此,评课过程中,既要解决必须解决的问题又要注意语言的技巧、发言的分寸,评价的方向和火候,以便发挥评课的效益功能,起到推动教育科研常态化健康发展的作用。
5.处理细节的能力
评课时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⑴发表见解要慎重。评课前要深思熟虑,这不仅是对执教教师负责也是对评课教师负责。如果评课教师的发言不疼不痒,不深不透,浮皮潦草,敷衍应付,是得不到参与评课活动教师和执教教师的尊重的。
⑵评课时不要照本宣科。照本宣科弊端有三:①参与教师会认为评课教师不是现场发挥,是事先准备好的评语,当然会认为评课教师没水平;②会影响评课教师评课时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③会影响执教教师和参与教师对评课教师建议的接受力。
⑶要抓住重点评。评课时细枝末节要一带而过,不要从头评到尾,面面俱到,这样会令人产生听觉疲劳,产生厌烦之心。
⑷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①要充分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再差的课也要找出几条优点。欲抑先扬,接受批评顺理成章,这是很实用的工作方法。②要善于从好的教学设计中发现不足。③要善于从问题中发现闪光点。
⑸要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要求也不一样:①对教学比较成熟的教师要高标准、严要求;②对一般胜任的教师应指导他(她)在教改上下工夫;③对刚毕业的教师只要教态自然、教学过程安排合理,没有知识上的错误就可以了,并且要多鼓励。
⑹概括与具体结合。评课时既要有理论高度,又要有实际例子。只谈具体问题得到的只是细枝末节;只谈理论认识,参与教师会觉得不解渴,在实际教学中还是无所适从,因此,既要谈课的具体内容又要结合教学实际提高认识。
⑺要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评课教师不能谈优点、谈不足,讲得条条是道,对怎样改进一带而过,执教教师教师虽然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可是到底应该怎样做还是心中茫然。因此评课教师应该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评课教师要想让执教教师和参与评课的教师佩服,必须做到:优点看的准,问题提的准,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行。
⑻评课时要注意场合。即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面对不同的对象评语应有所不同。尤其是在领导(校长、教务主任等)及同事面前,要多谈优点;谈缺点时就要把握分寸,要含蓄,点到为止,最好说成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只要执教教师领会就可以了。问题、不足,尽量个别交流。
(蒋振远和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原常务副所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理事长吕达〈中〉在一起)
●作者简介:蒋振远,中共党员,中学特级教师,“适时施教”理论创立者,新中国课堂教学的开拓者,墨子研究学者。曾任:中国西部教育顾问,中国教育学会“高效阅读”课题组特聘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适时施教”课题组组长(课题批准编号:13010488B ),山东滕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著有《适时施教的艺术》、《二十一世纪的育人要略》、《墨子教育思想解读》、《墨子寓言故事选》、《新课程背景下适时施教的艺术》、《适时施教的感悟》、《墨子教育新论》等。第一个提出墨子为世界首倡“义务教育”的观点,编著的《墨子箴言九十条》、《墨子寓言故事选》填补了墨学研究的空白。现任:国家基础教育实验研究中心、中国基础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研究(适时施教)”(课题编号:中基课2016197)课题组组长,中国墨子学会职业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适时施教(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理论研究,墨子思想研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huoke.com/6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