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园区招商办公室
联系人:梁经理
联系电话:15000456391
欢迎来电咨询,竭诚为你服务!
春天是属于百花的季节,而荷花却是为盛夏而生的。每逢到了夏天,荷花便占据了这个季节的主场。池塘边蚊子再多,也挡不住人们对荷花的爱慕之情。

夏天是热情四射的季节,夏天的荷花,却是多姿而婀娜的。

人们看到荷花总会想到周敦颐的《爱莲说》。

荷花不仅仅出淤泥而不染,更是把污泥中的营养充分吸收,化腐朽为神奇。展示给人们耳目一新的局面。

所以,很多文人墨客,丹青妙手,禅林修士,都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的精力,转向了荷花。赞美荷花的性德,当推周敦颐的《爱莲说》。而给人以其乐陶陶的文章当属《荷塘月色》。喜欢画莲花的人自古有之,且各有各的风貌。

水墨荷花,明代的八大山人、王冕、徐渭等人都有涉足,而且各自画出了各自的精神世界。

荷花到了民国,也出了不少名家。像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等人的荷花画的很有趣味。再后来的各画家,崔如琢、黄永玉、周思聪、霍春阳等等大画家,也都在画的荷花中,植入了自己的艺术个性。各有各的韵味。

水墨画中的荷花,成为了与梅、兰、竹、菊等门类中,一个单独的题材。

吴冠中画的荷花,在节奏与章法上降低了对笔墨的依赖,属于艺术特点比较强烈的一个代表,他的画完全突破了笔墨的樊篱。

虽然水墨荷花与设色荷花表现方式略有不同,但在表现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荷花的神韵,完全出自画者的心里。

荷花的艺术风格,完全是画者思想地迸发。

在纭纭画坛,通过画荷花借物抒怀,是小情调。通过借物言志,是大报负。借物明心,是追求大自在。

因此,大写意荷花与禅宗又有了不解之缘。

网络上有一首歌《愿做佛前一朵莲》

歌者的咏叹与画者的妙笔在精神世界互为一体,无有分别,也是禅家倡导的。

历朝历代,画荷花、咏荷花,而今又多出很多与荷花有关的文创。

抽荷花烟、喝荷花酒、品荷叶茶。已经是时下一道流行的风尚。就连南开大学招生,也不忘了给新学子寄两粒莲子。

至于荷花集邮册、荷花的雕塑,更是多的不胜枚举。


笔者曾赴首都北京向著名花鸟画名家李涵先生学习大写意花鸟画。

李涵先生主张画中国画要以写入画。注重画中的元气淋漓,以画载道。

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丹青墨客,创造更多新颖的好作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huoke.com/6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