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园区招商办公室
联系人:梁经理
联系电话:15000456391
欢迎来电咨询,竭诚为你服务!
严选餐饮品牌,关注什么值得加盟~


作为苦逼又最不愿意“躺平”的群体,千万餐饮人面对疫情反复,正在外卖、预制菜中寻找新变量。
王新磊| 文
以堂食为主的大餐饮模式无法穿越疫情周期。餐饮人应该怎么办?
2022年3月后,这个问题,再次摆在了所有餐饮从业者面前。
难,当然都难。但怎么应对,才能回血?这是近期跟《什么值得加盟》交流的餐饮老板,最关心的问题。

疫情正在强迫餐饮进行模式调整
不仅上海餐饮人,全部上海人甚至全国人民,都没预料到上海疫情会发展到“日新增20000+”这个地步。
此前,大家还乐观地认为,“最多封个两周,也就该逐步恢复正常了”。
毕竟上海的精准防疫,成绩斐然。此前,只把一家20平方米奶茶店列为中风险地区,实行封闭管理,已是鲜活案例。
受益于上海的“精准防疫”,上海餐饮如同在“世外桃源”,不曾被疫情打倒在地,反复摩擦。而北方的很多城市,往往都已经被疫情摩擦几轮了。大量餐饮人要么退场,要么躺平,要么调整经营模式,重新再出发。
现在,上海疫情的发展,也将强迫上海餐饮人重新思考“疫情模式”下的经营模式。
尽管这只是偶然事件,以后上海应该不会再被疫情打倒在地,但疫情已经重塑了消费者、重塑了供应链、重塑了整个行业和环境。并且,“疫情”正在成为餐饮发展的新模式。
来自《美团:2022新餐饮行业报告》显示,2021年小吃快餐品类堂食门店数占比46.8%,外卖交易额占比已接近六成。

不仅小吃快餐“外卖超过堂食”,就连正餐也开启了线上、线下“双主场”模式。
无论是正餐还是快餐,近两年都更加重视线上主场的经营,外卖门店规模持续增长。
从线上各品类订单增长情况来看,年轻人的“快乐水”饮品增幅最高(73%),日韩料理为代表的环球美食订单量同比增速67%,小吃(44%)、甜点(56%)等非刚需品类订单量,年同比增幅均超过刚需快餐。
而线上主场小吃、饮品、甜点等非刚需品类,交易额超过20%。

疫情模式下的餐饮“变量”
事实上,“疫情模式”正在制造餐饮的多个“变量”。并且,其中一些“变量”正成为新商机。
先说“消费者”这个最大的变量。
消费者有两个变化:一是没钱了;二是外出消费降低频次了,取而代之的是外卖持续增长。
消费者没钱,已经是普遍现象。受疫情影响,将近八亿人负债,今年还将有2.7亿人失业。另一个信号就是某些地区的法拍房数量呈倍速增长。
“外出消费”降低频次,线上消费频次增加,实现了消费方式的转移。
截至2021年底,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超过5亿人,网民渗透率在去年迅速提升达52.7%,仅次于网络游戏。
这直接带来外卖持续增长。

图片源自:网络
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在线外卖收入在全国餐饮收入中的占比提升至16.9%,同比增长4.1个百分点。到了2021年,餐饮在线外卖收入占比提升至21.4%,同比增长4.5个百分点。
同时,消费者消费方式转移,还引发两个变量:一是门店面积,二是产品结构。
门店面积直接跟消费体验挂钩。
《什么值得加盟》曾在文章中总结说,“餐饮效率看深圳,餐饮体验看上海”。对比各地餐饮来说,上海餐饮在消费体验上,一骑绝尘。无论是空间设计,还是装修风格,都带有这个城市独有的气息和风雅。
但是,这一轮疫情会强迫餐饮进行调整——门店面积需要“瘦身”。毕竟,为10桌客人准备18张台子,并不能提升消费体验,反而会增加经营压力。
第三个变量,是产品结构调整。
受消费方式+门店面积双重影响,“产品结构”转向兼顾“线上线下”双场景。
由于此前堂食产品,很多都不适合外卖,就需要重新研发菜单。这其中的难度是,之前做堂食需要追求特色和个性。而现在需要迎合绝大多数的消费者。
除了要打破经营者的思维瓶颈,还需要打破“价格带”的局限和品类局限。
我们在《“降价”成为餐饮的逃生之路》一文中,已经总结了一些头部餐饮品牌的玩法。
一是打破“价格带”的局限。
像喜茶、奈雪推出9元产品,杀到了蜜雪冰城的赛道。餐饮品牌每跨越一个“价格带”,都意味着庞大的市场需求。
事实上,疫情之下,原有目标客群在变小,需要的是扩大潜在客群。很多餐饮人常规的玩法是付出巨大代价购买流量,咬着牙花费不菲,结果却往往并不理想。但是头部餐饮品牌推出“低价”产品,成为扩大客群渗透率最有效的方法。
二是打破品类局限。
疫情以来,很多餐饮高手,都在改变经营策略,从以“品牌价值”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也就是从专卖店调整为“杂货铺”。
比如,卖包子的庆丰包子开始卖饺子、面条;卖米线的阿香米线开卖土豆粉、刀削面;卖汉堡的肯德基开卖炸酱面、胡辣汤;卖饺子的袁记云饺,开卖牛腩面、猪手面……

预制菜正在制造最大的变量
餐饮人当前的难题,是旧模式和新形势的不匹配。
你的门店模型、产品结构、目标客群、人力资源等等,都是基于疫情发生之前的设计。疫情在这种极端状态之下,出现种种不适应。
季节变了,要增减衣物。生存环境变了,也要调整生存姿态。减员、关店、调整产品都是正确之举。
除此之外,如果你放到整个行业来看,时代已经给你提供了变革的动力——就是预制菜。
2022年,市场最大的热点,非“预制菜”莫属。这就“降低”了教育市场的难度,也不必担心消费者不买账。
另外,预制菜具有加热即食的特点,较生鲜品、复合调味品、速冻食品更简单、便捷,迎合了“懒人经济”的需求。近段时间以来,在上海也成了大家囤菜的“新宠”。
此外,预制菜行业蓬勃发展,技术、产品、冷链越来越成熟。这些优势,都为餐饮变革提供了强力支持。
比如,疫情模式下,预制菜不仅可以降低门店面积、减少人力成本,还可以提升外卖竞争力。
因此,只要你拥抱变化,危机之中自然就有机会。

“躺平”也需要实力,可能你没有
今天听说,一些年轻人已经逃离城市,回到农村“躺平”了。
但对餐饮人来说,除非退场,否则没有资格“躺平”。一,疫情根本就不给你躺平的机会;二,你可能也没有“躺平”的实力。
而且,病毒还在不停制造种种不确定性。
4月11日,日本发现首例新冠重组毒株XE。XE病毒可能比迄今为止感染力最强的奥密克戎BA.2病毒还要强10%。
4月12日,韩国又发现首例新冠重组毒株XL感染病例。

怎么办?
反正一切都回不到过去了。
除了直面疫情,没有别的退路。
用变化应对变化,而不是用魔法打败魔法。
不然,还能怎么办?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huoke.com/4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