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志_每日更新170北京人文函授大学国家承认学历吗北京人文函授大学

上海园区招商办公室

联系人:梁经理

联系电话:15000456391

欢迎来电咨询,竭诚为你服务!


第四节职业学校

一、淇县卫生学校

该校原名“淇县赤脚医生学校”,建于1974年2月。1980年改称“淇县卫生学校”。建校初借用县人民医院房屋,有专职教师3人,行政勤杂人员2人,聘请8名兼职教师。1979年迁至县城西街,占地11亩,有简陋房屋62间,建筑面积1152平方米。1988年以来有工作人员47名,其中正副校长各1人,设教学部、门诊部。门诊部分内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中医科和其它辅助科室。自1974年至1982年,共举办学习班7期,培训学员722人,其中赤脚医生511人,在职医务人员94 人,厂矿学校医务人员21人,待业青年学医者25人,旁听生121人。毕业可基本达到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医疗水平。1982年停办。1987年恢复后,迁至东环城路中段路东,继续招生。

二、朝歌中级农业技校

朝歌中级农业技校,创建于1958年,时称“汤阴县中级农业技术学校”。在朝歌城内中山街南段〈今党校),学制二年。为各公社、大队、生产队培养农业技术人员。3个专业即:农业、林业、畜牧兽医,并兼学习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等课。有校田30多亩。并养新品种鸡250只、鸭40只、羊20只、猪20头。经费由县财政、公社、学生共同负担。共招收13个班、学生800余人,其中正式毕业5个班280 人。1961年秋停办。

.三、淇县教师进修学校

建于1981年11月,在县城东门内路北,1984年秋移至城内东南隅一中东侧,是培训提高在职小学教师的中等师范学校。1982年秋,增设电视大学文科班。后分文理两科招生。

四、盲哑学校

建于1959年10月,在西门里路北,有两个班70人,教职工5人,房30余间。教材有语文、算术、政治。盲人学盲文、哑人学哑语,也学习汉字。有校办骨粉厂1座。学生上午上课、下午劳动。除生产骨粉外,还打草绳、搞纺织等以增加收入,不足部分由国家补发。每人每月伙食费12元,零花钱2至3元。学生集体上课、劳动、住宿,并排练文娱节目,1962年停办。

五、戏校

1958年,县文化部门在朝歌镇中山街皂君胡同口创办1所豫剧戏校。校长王水华、负责人李明堂,教师王炳然、张福林等。招学员40多人,1960年停办。1964年恢复并招生50人。县豫剧团演员任教,学员随团活动。又于1969年、1970年招生4期,共210名学员,有学艺突出的20余人,补充县豫剧团。1977年6月停办。1984年10月4日,县豫剧团郜志平停薪留职,借南杨庄小学房屋办豫剧戏校,招学员85名。后移东关,招学员140人,经筛选留剧团73人,其中女42人。原剧团演员朱世昌、王玉珍、王忠水、王改成等任教。彭孝楼任指导,一切费用均有学员支出。

第五节成人教育

一、老年大学

建于1986年,组织离退休干部、职工参加学习。课本有文学和老年保健等10种。校址在中共县委党校内,有学员60余人。教师由其他单位人员兼任。1987年10月20日开学,每半月授课一次、三年毕业。

二、粮食职工学校

1985年县粮食部门在淇滑公路南侧城关粮管所内建。教职员6人。主要任务是培养提高粮食系统干部职工业务技术水平。

三、中共淇县县委党校

中共淇县县委党校于新中国建国初期建立,1954年冬停办。1962年8月恢复,在县城西街中段玻璃厂。后移西坛路(红旗路)中段路南,今县政府处。1981年移中山街南段路东老县委院。有大教室1座,可容150人,小教室2座,可容120 人。藏书2万余册。宿舍40余间。1983年开始对全县干部进行文化培训,招二年制中专班三期。1994年,有教职员工16人,其中高级讲师3人、讲师6人。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举办不同类型学习班16种40期,培训干部5107人次。

四、农业机械技术学校

农业机械技术学校于1983年建,校址在原大修厂院西侧。培养农村拖拉机驾驶员。每年3期,每期3个月。每年培训450人左右。

第三章社会教育

第一节职工教育

1950年元月,建立县直机关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对象为在职干部和勤杂人员。设初中、小学各一班,学员50余人。学习文化和时事政策。每天学习两小时。学习年限,小学二年、中学四年。1952年,在西街完小增设一个妇女识字班。到1958年,毕业学员均领取了初中或高小毕业证书。1963年后,多数厂矿、机关兴办职业业余教育。

1982年,县直各单位对1968年—–1980年的初中毕业生,1971年——1980年的高中毕业生,实际文化水平达不到相应水平的干部和低技术水平职工进行文化、技术补课。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私人办技术学习班蔚然成风。1987年后,私人办技术班的更多,有裁剪、油漆、钟表修理、无线电修理、工艺美术、木工等。毕业后自谋职业。

与此同时,广大干部职工纷纷参加大专自学、函授,以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河南大学中文自学辅导中心、电视大学河南分校、新乡师范学院函授部、农业广播函授大学、统计函授大学、北京人文函授大学、复旦大学函授学院、中央农业广播学校(中专)、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大专函授部等都曾在淇县招生。毕业后国家承认学历。此外,还有职工参加业余外语学习。

1952年至1954年,约40余名职工参加俄语学习。1980年3月至7月,县科委组织日语、英语业余短训班,参加学习的有机关干部100余人。1988年,有干部职工参加河南电台与湖南大学等院校联合举办的日语广播函授学校学习,合格者国家承认学历。到1988年底,全县参加各类院校函授全科学习人数406人,毕业154 人,参加单科函授学习人数47人,毕业47人。直到1994年底,淇县工人、农民、干部参加各种大专函授学习的人有增无减,人数很多,具体数字不详。

第二节农民教育

1944年始于山区革命根据地。始称冬学,学员为17一45岁的青壮年。教材有民校课本。以识字为主,并进行时事政策及抗日爱国主义教育。教师由村上选识字人或国家教师担任。没有报酬,时称义务教员。

1950年,淇县有青壮年文盲67925人,占总人口68.7%。1951年冬,150个村办了冬学,学员达到16238人。男学员晚上上课,女学员午后上课。

1952年10月,县成立扫盲委员会,推广祁建华编著的《速成识字法》,下设扫盲办公室,县区配备专职扫盲干部和教师。教学步骤分拼音、阅读、突击生字、写话四个阶段。每学期授课124个小时。通过学习,有50-60%的学员能够阅读通俗读物,写出300字左右的短文。时称速成识字班。

1953年,速成识字班转为常年性的民校。按学员居住远近分组编班,根据“农闲集中、农忙分散、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原则组织教学。

1954年秋后,全县建立民校校部51个,业务传授站45个。

1955年,农民教育有较大发展,对民校提出“数量质量并举、教与学相长”的要求。摘掉文盲帽子的学员可转入业余小学。当时淇县有业余小学班101个,学员达2557人。

1957年,开办业余中学班。1958年,各公社成立红专学校。1959年组织业余高中班,简称“业高”,有的叫“红专大学”。基础课本多用初中课本,专业课根据需要开设。红专大学脱离实际,昼夜深翻土地,炼钢铁,不久即废止。

文化革命中,淇县村村按要求兴办政治夜校,学习毛泽东著作,背诵毛泽东语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部分村不定期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联系农业实际,由县、乡农技人员讲授实用技术,随学随用,取得良好效果。

1991至1994年,淇县把回乡知青技术培训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县每年初、高中毕业生达3300多人。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一支重要力量。县政府委托县教体局在全县范围内实行“两证一齐发”制度,即初、高中毕业证同技术培训合格证一齐发。全县办各种类型种植、养殖、果林、家电维修、裁剪、缝纫、塑料大棚种菜、食用菌栽培等技术培训班,共325期,培训农民28450人次,其中回乡知青3500人。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9211458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huoke.com/17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