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园区招商办公室
联系人:梁经理
联系电话:15000456391
欢迎来电咨询,竭诚为你服务!
等待虽然很无奈,等待同样有惊喜。2014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我接到某公司面试的通知。
次日,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颠簸,准时走进某写字楼。先同总裁见面,交流十分顺畅,当即与“储君”也见了面,还现场与老板确定了面试时间,一切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在总裁的全力推动下,一个星期后,在甲午年春节前,我就上岗了。
在了解公司财务状况(掌握的信息很有限),草拟出公司财务审批流程和职责、权限之后,我就成为“盲流”的一员,回家过年了。这个假期虽然短暂,但比上年的假期,还是多出好几天。
在相关制度不断推出,循序渐进,组织落实的过程中,我感觉总裁助理的举措过于冒进,幻想通过大换血,迅速走进新时代。当他的建议得不到老板认可时,就唉声叹气、牢骚满腹,背地里甚至有嘲笑老板不懂装懂的言辞。
就连我这同一战壕的战友,沟通都存在问题。在意见相悖时,他立即情绪激动,时常声嘶力竭,产生恨铁不成钢般的激烈碰撞。
沟通无果,总助与老板彼此间陷于“冷战”,矛盾不断加深,让我堪忧。此时,有朋友问询“高就”后过得怎样时,我毫无顾忌地表示,前景并不乐观!
总裁及助理是同时到岗,时间最多早我半年,他们之间应该是共进共退的关系。但助理为人处事过于强势,容易给总裁惹出麻烦。
总裁有麻烦,我也不好过,根株牵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想到戏言成谶,这年的剧情就是按此“脚本”演绎的。
事情缘于股权转让。早年在南京设立公司时,深圳公司还没设立,老板不想直接当股东,加上孩子未成年,便找人代持,还没签代持协议。
当公司名下的土地大幅升值,代持者作为公司法人,其日常运作、尤其是费用,老板基本失控,有尾大不掉之势。经协商,一致同意组建集团公司,将代持的股份转给深圳公司,待时机成熟,再组建集团。
大方向确定后,就是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为以防万一,我专门撰写了《关于某公司个人股权转让的实施方案》,将政策依据、公司财产状况、涉及的个人所得税额度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先从法律层面解决代持,然后完成股权转让的方法。
很遗憾,这方案未能引起共识。尤其是总助会上抢先发言:“都是原价转让,我已办理过数次,从没出现过要交税、补税的事”。这观点不仅符合老板的惯性思维,也影响了总裁的判断,无论我怎么提示风险,都没能改变结果。
好在,股权转让暂缓,给了我继续找他们“抗议”的机会。但找上门了再说的观念已根深蒂固,人微言轻,“抗议”无效。
清明节后,老板在家乡的项目启动,总裁、总助和我组成“三人团”,去做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并顺带调研当地工厂存在的问题。
在更换工厂管理者的问题上,东家和掌柜产生了分歧,一方要换,一方要保,见保的一方力量较强,换的一方暂时放弃调整的打算。
谁知厂长没接受保他一方的好意,直接向老板提交了辞呈,将保他的一方置于尴尬境地。总助将厂长的离去,归结于有人在耍两面派,在不反对留人的同时,借助其在厂里的嫡系,传递对厂长不满,不断施压,迫使他主动离职。
让总助更加不满的,是他与总裁联袂推荐的项目负责人,似乎是满月酒都未摆上,就被老板找理由劝退。他十分气愤,又无处发泄,便消极怠工,且悄悄地进行着离职准备。
不知道是何原因,老板突然发出了立即完成股权转让的指令。我和总助只好自揭阳直飞南京,去落实转让手续。
旅途中,我再次对不能原价转让的理由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列举亲历的案例佐证。原公司老板,将股权转让给儿子,但不知道是何原因,转让协议签订后没有到工商备案,也被税务部门发现要求补税;我查阅全部资料后,提供没有过户的证据,才没有被继续追究。
他始终坚持着他的坚持,我只好无奈地闭嘴。毕竟他才是股权转让的第一责任人,加上剩余高层都支持他,我能如何?
遗憾的是,在我离开深圳回武汉两年后,公司同事Q我,告诉那次股权转让,被税务部门要求补税近千万的事实。
当我将消息转给总裁时,总裁主动承担当年失误的责任,说他给公司造成了损失。收到我转发的留存转让方案后,他更加自责,后悔没采纳我的意见。
我说:这文字,当年也发给老板了。引来他一番自嘲,原来他不需承担全部责任。
随后,总助离职,老板有没挽留,我不得而知。但总裁肯定是有些失望和郁闷的。此时,他失去了往日的干练和激情,脸上写满了无奈和疲惫。
有更了解总裁的同事说:某某走了,严重影响总裁的情绪,他似乎已迷失方向,没有动力,估计他也干不长了。此言,让我危机感倍增,唇亡齿寒,若总裁离职,我说再见的时候还会远吗?
“三人团”解散后,我由出差演变成长住,全身心投入项目建设之中。没想到项目总到位后,老板让我到项目上兼任副职,理由是项目上还没合适人选,深圳又无太多业务,希望我能二者兼顾,待时机成熟后再回总部。
我想,半年时间应能找到接手之人,便提出半年为限,期满回深的条件,老板没有犹豫就同意了。
当我从客卿转换成部下,找项目总报到时,他说这主意就是他出的。见我疑惑,他的解释是“行财不分家”。我理解的意思是既然财务你管,那就帮我再分担行政管理的责任呗。
没想到这一兼职,竟将我俩都拉进了“水深火热、暗无天日”的境地。老板想借助世界潮商大会在广州召开之际,为项目造势,提出了中秋节开业迎宾的要求。
总经理似乎也习惯“其乐无穷”的模式,又自恃有指挥献礼工程的经历,略作思考便提出“要赶工期就必须多烧钱,老板是否做好了烧钱的准备?”立即得到老板首肯,“只要能按期开业,一切都好说!”二人似乎达成了“对赌”协议。
尽管我对工期充满疑惑,但配角是无法张口质疑的,便骑驴看唱本,一边干活,一边吃瓜吧。
此后,我曾表达对工期的迷茫,老总的回复是:你我都是60年代初出生的人,接受过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教育,我信仰“人定胜天”,又亲历过快速完成献礼工程的洗礼,只要老板同意“烧钱”,工期不是问题。
他还强调,关键是招到合格的人才,这是你的重点工作。我指出招聘肯定十分困难,他又表示阳光总在风雨后,办法总比困难多,活脱脱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教育课。让我目瞪口呆,彻底无语。
思前想后,总觉得他的自信很盲目。他没有考虑区域、政治因素、动员能力和经济规律的差异,这承诺风险巨大。
献礼工程的动员能力是所有民企都望尘莫及的,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动员能力,可以说是天下无敌,加上财政作后盾,的确是没有不可战胜的困难。
民企则只能靠经济激励,是跛脚鸭,就算老板做好了“烧钱”的准备,当付款申请送到他眼前时,都难以即刻签字。毕竟,第一桶金都来得十分不易。
项目总承担的献礼工程是处在省城郊区,本项目是在基层乡镇,二者地位相差甚远,人才等资源更是无与伦比。
尽管项目所在地以人口众多出名,但毕竟是人口净流出地区,招不到合格的人才,靠身兼数职,是不可能完成预定任务的。
同为经济特区的汕头,却始终发展缓慢,相信大家能从中得到启示。
正当我寄希望组建新的“三人团”,能携手并肩、共同作战时,传来总裁辞职的消息。
消息是老板宣布的,兔死狐悲,我的处境更加尴尬,总裁的今天便是我的明天。毕竟,总裁与老板是乡党,有着相似的观念和共同的语言,我是“北佬”,缺少了总裁的润滑作用,摩擦将逐渐增加。
更何况,项目总为做到令行禁止,已将几位元老释掉了“兵权”,他们随时都可能“反攻倒算”。
项目偏僻,人才匮乏,许多岗位根本招不到人,就更别说合适的人才了。由于行政部承担着招聘的责任,招聘就成为困惑我的最大难题。
不是招不到,就是试用不合格,弄得我成天灰头土脸,除了不断收到赶快招人的指令,随时接受招聘不力的问责,似乎施工进度缓慢就是我造成的。
好在,旁观者清,同事在会上公开为我抱不平,指出全力支持项目总工作的就只有我一人,招不到人绝对不是能力问题,更不是没尽心履职,是当地人才匮乏,难以招揽到性价比对等的员工。
招不到合适的人,工程进展就不可能高效、快速,我这个外行都觉得中秋节前开业是天方夜谭,更何况肩负施工任务的内行们。
项目总十分敬业,天天起早贪黑,夜以继日地工作,喊得嗓子都发不出声,可独木难支,效果甚微。
“储君”坐镇深圳,也牵挂着项目的进展,几乎每周都找我要进度。大约是8月上旬,我再度接到询问进度的电话,为避免外行“谎报军情”,误导“储君”,我脑洞大开,到现场录制视频发给对方。
“储君”看完视频后,立即拨通了我的电话,说出他的疑惑:从视频上看,最多只完成了工程量的三分之一,剩下40多天的时间,如何确保按期开业?
无奈,我只能实话实说,自己虽是外行,但多次向土建专工请教,他们一致认为,中秋节前不可能竣工。对方一声叹息,我们结束了通话。
此时,我耳边便响起了某土建专工在我向他请教时的回复:“现在这种大环境下,不尊重规律,不考虑时间,不关注员工心态,片面依靠空洞的动员抢进度,只能造成人财物的浪费,到时候被清算,自已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几个月后,专工一语成谶,在自己离开公司的两个月后,项目总被免职,担任财产清查组副组长,在曾经的部下领导下开展工作。
此操作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项目总愤然离职,印证那专工的说法,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在开业嘉宾全部到来,大典只剩最后五分钟时,项目总仍然在紧张地指导施工,我配合开展保护和美化的跟进,落实安保措施,确保开业大典顺利进行。
即使嘉宾中有远道而来的本地成功人士,有在歌坛崭露头角的歌星郁可唯、张敬轩,我俩都没空“接见”,也没有共进晚餐,尽管明星表演的合同还是我主谈的。
反倒是工作相对轻松的同事,不仅有参加晚宴的机会,还登台献花来了个近距离接触。
不知不觉,预定的回深时间到了。便想方设法提示老板,我该回深圳了。老板选择性失忆,否认有约定。让我感觉总裁离开时的预感,就要变成现实了。
此前,曾经有人来电,邀请我加盟。因感到对方的主业不是我强项,本着做熟不做生的原则,很是犹豫。那就等处理完这边的事情,过去看看再说。
就这样,离开没有拖泥带水,走上新岗位又是无缝对接,没有遗憾。后来,收到同事传递的消息,继任者一个月就离职了,项目总也不知所踪。我长叹:民企,什么时候才有凝结力!
这一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总部设在北京,这是首个由我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是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港独份子罔顾特区政府和警方的一再劝诫,违法占领港岛中环、金钟、铜锣湾以及旺角的主要干道。
这一年,“沪港通”正式开通,让压抑了近七年的乐观情绪重新在股市蔓延,新增开户连续七周超过20万户,交易量大增,一轮新的牛市启动;马来西亚航班MH370神秘失踪,机上239乘客和机组人员(其中中国人154名)至今下落不明。
这一年,我买车了,因目的只是代步,选择了普通车型,也算是有房有车了,那怕车房加在一起,都抵不上中心区一个厨房的价值;女儿再次放弃出国的机会,留在武汉,以实现对父母的就近陪伴,其行业是我曾经从业过的银行。
这一年,最流行的歌曲是《小苹果》,有广场的地方,都能听到它充满激情的旋律;最火的电视剧是《武媚娘传奇》,但我看的是校友牵头拍摄的《铁血红安》;最振奋人心的体育赛事,是索契冬奥会女子1000米速度滑冰赛,我国选手张虹夺得金牌,这是中国队在冬奥会上获得的第一枚速滑金牌;家乡知名的网球运动员李娜,则宣布退役。
这一年,最流行的网络热词是:且行且珍惜,你家里人知道吗?画面太美我不敢看,你懂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huoke.com/16057.html